【科研战“疫”(十一)】
中央统一部署,军地力量驰援武汉抗疫,包括方舱在内的医疗资源配置到位。收治病患的前提是“病源体分布定位”,在最短时间内弄清楚真正的病源体、疑似的病源体是处在哪一个切块、哪一个网格里?以便分级隔离,阻断传播途径。燃眉之急何解?抓手是社区。以社区为“底盘”,通过纵切与横切,对“病源体”分布定位,进行面源管控。
建议采取以下四步:一是从市级到住宅分为八级;二是疫控要素分为五大类;三是两者互嵌形成 “切块”与“定格”,锁定“病源体分布定位”;四是将医疗资源与“病源体”进行匹配,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一、分层:“1+N 个分中心+NN”
第一条线:利用个人手机终端上报病情人员信息及地址数据(块)。这个不难,武汉己有“微邻里” 的小程序可用。
第二条线:按“1+N 个分中心+NN”网格化的“块运转”模式,汇集数据。
“1+N个分中心+NN”中的“1”是指市级;“N个分中心”可以是 “区(县)”级,也可以是“街道(乡镇)”级;“NN”是细分的社区(村庄)。
近千万人口的武汉可以分为 8 级。见图 1。地市县可以简单化处理,一个“块”一个“块”地洗干净。
图1 八级管理分层
二、分类:“人、房、事、通讯、单位”五大疫控要素
病源体定位以“房间块”为核心,涉及5大类要素及其线索。见图 2。
图2 五大疫控要素
三、依托社区进行面源管控
前述的分层和分类可以使防疫工作循着点源→线源→面源→立体合围的方式进行定和筛选。
一是通过分层分类的切块和网格力量筛查和监控病源体,压实责任人(切块责任);找出疫情严重区域,配上国家医疗队入住附近酒店,闲置区快速从疫情严重区转移病员。
二是解决基层疲惫、基层不作为和基层能力不足并存的困境。一是谨防陷入形式主义的陷阱,谁来吹哨,谁来报到?上面来的千条线能否穿进基层的一个针鼻?基层的一个针鼻能否承接得了上面的千条线?防止形式主义太重要了!
三是建设社区“命运共同体”的契机。一场重大的公共卫生危机,是对社区治理能力的一场“压力测试”。下一步,不仅仅是把社区视为人口共同体,也不仅仅是利益共同体,而是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命运共同体。其间,党建引领,“支部建在连上”,是时候发挥作用了。
四、加强入住方舱轻症病人的医疗社会治理
方舱收治轻症病人且人员密度高,只有给药治疗和医学观察。这里存在着医疗社会学问题。例如,轻症与重症是相互转化的,有一些开始是轻症,后来病情急剧恶化,如果收治重症的医院没有床位怎么办?留下来交叉感染整个方舱,让其回家传染整个家庭和社区。并且这些人的选择往往会是留下来,以保护家人。如果类似现象有多例,不排除情急之下产生不测事件。建议有从事医疗社会学的专业人士介入方舱运行工作。
撰稿人:中共湖北省委改革智库湖北省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城乡社区社会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赵曼、程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