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的刘可风教授,担任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的时候,每年军训期间都向全体新生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接受短信咨询,被师生亲切地称为“短信书记”。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刘可风教授从学生到留校,作为双肩挑干部,不管政治职务怎么变化,38年来从未离开过讲台,从未离开过学生。他说:“学生的成长,就是教师这一职业的价值和意义,更是为师者继续奋斗的不竭动力”。而在一届届学生们眼里,他不仅是年高德劭的学者,是关心学生的领导,更是一位将教书育人作为毕生追求的优秀教师。
38年坚持到课堂授课
当刘可风教授谈及他与哲学院的缘分时,他深情地说,从恢复高考开始,他便来到了这所学院,而后学于斯,长于斯,学校成为了他工作和生活的全部内容。也正因为此,刘可风教授以学校为家,以学生为子,勤勤恳恳、尽职尽责,把整个身心都融进了对教育事业不懈的追求中;不忘初心、为人师表,用一片赤子之心塑造了人民教师的美丽心灵。正如他所说,教师是个平凡的岗位,天职就是潜心教学、兢兢业业,而讲台正是一名教师的主阵地,所以,要教育学生首先要能躬耕于三尺讲台,讲好每一堂课程。这不仅是一份承诺,更是一种身体力行,或年岁渐长,或职位变迁,三十八载寒暑易逝,始终不变的是他每年坚持到课堂为学生授课的身影。每每谈及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感悟时,他真诚地说道,三十八年来的教学生涯,使他深刻地感受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在他指导过的成千上万的学生中,他对每个学生都充满热情,充满希望,充满期待。
把枯燥的理论讲成同学们的精神享受
春风化雨、诲人不倦。师者,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领路人,更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他一直强调,教书不仅仅是职业的操守,而育人方是人生的追求。三十八载春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谱写了执着、勤奋、谦逊、严谨、求实、和谐、关爱的动人篇章。中国教育家卢志文曾经说过,“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劳的汗水,更需要钻研育人的方法。刘可风教授便是如此,哲学、伦理学相关课程理论性较强,初学者可能感觉到枯燥吃力,为了把枯燥的理论讲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节课前他都要认真备课,将理论与学生身边的事例和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相结合,增加课堂容量,降低学习难度。同学们一致评价刘可风教授的课堂,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
做好一名好老师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刘可风教授始终将“做好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以此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每当学生们忆起校园里那位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老师时,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刘可风教授和蔼可亲的形象。刘可风教授对自己指导的学生十分耐心负责,无论学业上、思想上还是生活上,他都竭尽所能给予他们最大的关怀。当然,除了自己指导的学生以外,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的每一位学生都知道刘可风教授的手机号码,这是自他担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伊始就立下的不成文的规矩。他每年都会向全校新生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并告诉他们“你们在学校遇到任何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发短信”,电话必接,短信必回。在担任学校领导职务的十多年里,刘可风教授每年回复短信上万条,向无数身处迷茫的大学学子伸出了希望之手。直到如今,不少校友还对刘可风教授在他们困难时所给予的无私帮助铭刻在心,无论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他们都会向刘可风教授汇报他们的进步和成绩。而在分享这些喜悦时,刘可风教授对往日的恩情付之一笑,而时常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共勉,因为对他而言,做一名好老师,始终是进行时而非完成时。纵然光阴荏苒、白驹过隙,刘可风教授仍如志在千里的伏枥老骥一般,矢志将一片赤诚献给学生、献给未来、献给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