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村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麦市镇,毗邻湖南平江县、江西修水县,属于湖北省幕阜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湖北省委确定的学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定点村。2016年10月,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湖北省委的号召,我校党委组织部的李文静主动报名参加学校驻红石村工作队,参加为期两年的驻村扶贫工作。两年来,他在两任工作队队长詹万明、王建荣的带领下,和其他驻村队员们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上级部门和学校党委的要求,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以服务“三农”发展的情怀、以助力脱贫攻坚的使命,认真负责地完成了各项驻村工作任务。2017年9月被任命为学校第三批驻村工作队副队长,2018年3月获评“2017年度湖北省驻村扶贫工作‘工作突出的工作队员’”。
用真心驻村,换乡亲们真情
“这两年与村‘两委’干部一起改善村民生活条件,为村民谋取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福利,已经同村‘两委’干部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也成了村民最亲近的人。”参加扶贫工作两年,这些成了李文静最高兴的事情。而这份真挚友谊的背后,是李文静和队友们一次次的嘘寒问暖的问候,一次次轻叩大门的拜访;也是群众对于扶贫工作的肯定,对工作队队员的认可。
在李文静即将完成两年扶贫工作之时,许多村民自发前往他的住处表达不舍和感谢之情。“我从来不跟村民说我什么时候离开,可是他们还是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这个消息。”在队员届满离开之时,村支书何云爱说:“真的感谢你们这两年把红石村当作自己家一样,以后不管我还担不担任村支书,我都会像朋友一样去看你们。”
想到妻子的支持和付出,他也深感亏欠,“她多年一直没上班,操持家务,照顾小孩生活、学习,为我和小孩付出了太多。” 李文静驻村期间,没有寒暑假,家里家外、大事琐事,全部都要靠妻子一个人。5岁的孩子,正是想要躺在父亲怀里撒娇的年纪,却总是等不来父亲的身影。母亲年过八旬,有时因病住院,他也无法陪护,就只能用视频聊天的方式看上一眼。李文静在努力成为群众最亲近的人的时候,不得已亏待了家人。
平凡的称呼,不平凡的责任
李文静说,“我们在当地只有一个称呼:‘中南大老师’,一言一行,工作干得怎么样,都代表学校,责任和压力很大。”平凡的称呼也承载着队员不平凡的责任,要转换角色,适应新环境,长期坚守,努力完成扶持发展产业、宣传落实政策、改善生活条件等一系列艰巨的工作任务,实现“村出列、户脱贫”、提高“两率一度”和振兴乡村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两年中,李文静和队友一起坚持入户走访,宣传扶贫政策,用真心化解方言带来的交流不便。同时,推进扶贫项目的调研、推进与管理,为红石村发展积极争取资金与资源,激发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实现真正脱贫致富。
李文静还负责了工作队绝大部分的文字工作,撰写工作简报48篇,三次编写《驻村工作汇编》,而这些工作大多是在完成日常工作后晚上加班加点完成。同时,按照上级的规范要求,李文静前后投入两个月帮助红石村完善贫困户台账,为贫困户建立起完善的资料卡。
红石村地处偏远,交通极不便利。他和队友一起坚持入户走访宣传扶贫政策,用真心化解方言带来的交流不便。后来,因为公路拓宽重修,汽车不能进入,出行受阻,所有走访也只能靠步行。为了节省时间,工作队都自带干粮当作午餐。时常有村民邀请他们一起吃饭,但是李文静和队友也都婉拒了。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这些扶贫工作者总是坚守着自己的信条。
扶贫工作繁杂、细致,每一项都是在学校从未接触过的新工作。他和队友们认真学习扶贫文件、向各级地方干部和农业专家学习、多方深入调研,从不知道到知道,从不熟悉到熟悉。
抓好产业扶贫,助力美丽乡村
工作队深入了解红石村实际情况,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深入宣讲扶贫政策,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堵点、难点问题。他们帮助红石村在2017年12月底顺利通过省、市、县组织的第三方评估验收,实现整村脱贫出列;68户218人如期脱贫。2018年,依托通城县县城经济产业大平台,扶持专业能手建成五和堂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九曲泉绿色豆制品厂,并推进建立养蜂合作社、养猪合作社、油茶种植合作社、菊花种植合作社。在帮助红石村进行生产的同时,工作队也努力促进建成校园扶贫超市,努力为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拓宽渠道。
2018年8月3日,通城县2018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推进会在县玉立剧院会堂召开,我校驻通城县麦市镇红石村扶贫工作组获表彰。据悉,全县共有144个省、市、县驻村工作组,本次获表彰工作组仅有15个,我校驻村工作组是省队中唯一获得表彰的一个。
两年时间,李文静和队友给扶贫工作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群众生活逐步改善,乡村面貌越来越美,山区贫困农民笑得更开心。而李文静等人在扶贫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扶贫精神,一定也会继续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