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平:审计质量的学术研究和实践需求:冲突与协调

发布时间:2018-10-11浏览次数:1137

2018年10月9日下午2:30至4:30,由中国会计学会和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会计学院(会硕中心)承办的MPAcc会计名家公益大讲堂暨学术校庆“名家讲坛”系列学术报告会在文泉楼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首批“会计名家”张龙平教授作了题为“审计质量的学术研究和实践需求:冲突与协调”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会计学院院长张敦力教授主持,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郑建明教授,华东交通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李冬伟教授、王芸教授,致同会计师事务所武汉分所金鑫所长,会计学院部分老师以及武汉地区在读MPAcc学生等300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

张龙平教授30多年来一直在审计领域深耕细作,是首批财政部“会计名家”,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委员会资深委员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了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审计署重点、财政部重点课题等40多项,发表论文200余篇,编写著作40余部。

审计质量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生命,不仅关系到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还关系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张龙平教授在扼要论述现行审计质量标准及其核心要求的基础上,以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近年发生的现实案例为切入点,通过“信永中和—登云股份公司案”和“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案”两个案例,分析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现状以及出现审计质量问题的后果,指出了实际审计工作中存在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等多种问题。

鉴于上述案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张龙平教授从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策略问题,财务报表审计总体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财务报表审计具体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三个方面总结了审计质量的实践需求。例如在财务报表审计总体层面上,存在项目质量控制落实不力,风险评估形式化,实则坚持程序导向等问题。在财务报表审计具体层面上,可以多开展事前和事中审计,合理安排审计时间和审计资源等。

张龙平教授紧接着讲解了审计质量学术研究的相关问题,概括了审计质量形成的综合性,检验的滞后性和度量的困难性三大特征,并犀利地指出审计质量学术研究存在“盲人摸象”,“隔靴搔痒”,“小头戴大帽”三大问题,分析了学术研究与实践需求之间存在的冲突,进而提出五条协调建议:一要转变学术研究风气,克服形式主义,坚持务实、独立精神;二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为实践服务,学以致用,研以致用;三要有学术责任感,坚持目的导向,多为我国审计行业发展出力;四要有学术生命力,坚持问题导向,多做本土实际问题研究;五是实务界要多理解和支持学术界的研究。

在讲座的最后,张龙平教授倡导大家在审计质量的研究上努力做到全面理解、回归本源、探求真理、服务实践,还提出了三种思路:一要回到审计实践当中,研究审计质量的形成过程;二要直接研究单个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三要多接触实际,多做调查研究。

张龙平教授的讲座热情饱满又幽默十足,内容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深入阐述了审计质量学术研究和实务开展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重大问题,振聋发聩,引人深思,充分体现了张教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讲座在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